[1] |
赵媛媛, 肖作江, 梁旭.
基于光谱干涉技术的玻璃厚度及折射率测量方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20, 49(2): 0213004-0213004.
doi: 10.3788/IRLA202049.0213004
|
[2] |
穆竺, 王加科, 吴从均, 颜昌翔, 刘智颖.
偏振光谱识别光学系统的复原方法与设计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9, 48(5): 518004-0518004(8).
doi: 10.3788/IRLA201948.0518004
|
[3] |
熊伟.
“高分五号”卫星大气主要温室气体监测仪(特邀)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9, 48(3): 303002-0303002(7).
doi: 10.3788/IRLA201948.0303002
|
[4] |
柏连发, 王旭, 韩静, 赵壮.
新型光谱测量技术发展综述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9, 48(6): 603001-0603001(11).
doi: 10.3788/IRLA201948.0603001
|
[5] |
柏财勋, 李建欣, 周建强, 刘勤, 徐文辉.
基于微偏振阵列的干涉型高光谱偏振成像方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7, 46(1): 136003-0136003(6).
doi: 10.3788/IRLA201746.0138003
|
[6] |
高旭, 万秋华, 卢新然, 杜颖财, 陈伟.
莫尔条纹光电信号自动补偿系统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6, 45(2): 217002-0217002(6).
doi: 10.3788/IRLA201645.0217002
|
[7] |
王芳, 仇大剑, 夏红岩, 宝日玛, 任慧.
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在识别鉴定菌制剂中的初探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6, 45(7): 703001-0703001(7).
|
[8] |
陶胜杰, 杨正伟, 田干, 张炜.
红外脉冲相位热像检测效率提高方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6, 45(5): 504005-0504005(6).
doi: 10.3788/IRLA201645.0504005
|
[9] |
谭巧, 徐启峰, 谢楠, 邱鑫茂, 谢榕芳.
BGO晶体固有线性双折射及其温度特性的定量研究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6, 45(6): 622004-0622004(6).
doi: 10.3788/IRLA201645.0622004
|
[10] |
肖相国, 张栓民, 陈秀萍.
基于Mach-Zehnder的像面相交干涉成像光谱技术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6, 45(5): 524001-0524001(4).
doi: 10.3788/IRLA201645.0524001
|
[11] |
殷世民, 梁永波, 朱健铭, 梁晋涛, 陈真诚.
傅里叶变换红外成像光谱仪实时光谱复原FPGA芯片系统研究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5, 44(12): 3580-3586.
|
[12] |
左洋, 龙科慧, 刘兵, 周磊, 刘金国, 乔克.
高精度光电编码器莫尔条纹信号质量分析方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5, 44(1): 260-265.
|
[13] |
何帆, 白剑, 侯西云.
基于模板匹配的莫尔条纹倾角计算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5, 44(9): 2825-2830.
|
[14] |
黄法军, 万秋华, 杨守旺, 赵长海, 于海.
莫尔条纹光电信号的非线性跟踪微分测速方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4, 43(6): 1930-1935.
|
[15] |
母一宁, 李平, 王贺.
单光栅与双光栅衍射角度检测对比分析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4, 43(5): 1616-1620.
|
[16] |
朱艳英, 姚文颖, 李云涛, 魏勇, 王锁明.
计算全息法产生涡旋光束的实验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4, 43(12): 3907-3911.
|
[17] |
关丛荣, 金伟其, 王吉晖.
小波变换在显微热图像位移估计中的应用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4, 43(8): 2780-2785.
|
[18] |
高旭, 李俊峰, 张淑梅, 万秋华.
莫尔条纹光电信号细分误差的实时补偿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3, 42(11): 3013-3018.
|
[19] |
杨长久, 李双, 裘桢炜, 洪津, 乔延利.
同时偏振成像探测系统的偏振图像配准研究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3, 42(1): 262-267.
|
[20] |
高旭, 万秋华, 杨守旺, 陈伟, 赵长海.
提高光电轴角编码器细分精度的改进粒子群算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3, 42(6): 1508-1513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