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雷萍, 邢晖, 王娟锋, 王冰, 黄丽刚, 王金锁.
天基红外预警系统扫描相机预警探测能力研究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22, 51(9): 20210977-1-20210977-6.
doi: 10.3788/IRLA20210977
|
[2] |
李明, 李耀斌, 邱平平, 颜伟年, 贾瑞雯, 阚强.
表面光栅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偏振特性研究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22, 51(5): 20210332-1-20210332-6.
doi: 10.3788/IRLA20210332
|
[3] |
周凯, 李道京, 王烨菲, 姚园, 乔明.
衍射光学系统红外光谱目标探测性能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21, 50(8): 20200371-1-20200371-8.
doi: 10.3788/IRLA20200371
|
[4] |
沙启蒙, 王卫杰, 刘通, 刘政良, 邱松, 任元.
涡旋光平衡探测系统转速测量精度与信噪比分析(特邀)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21, 50(9): 20210616-1-20210616-9.
doi: 10.3788/IRLA20210616
|
[5] |
刘秉义, 李瑞琦, 杨倩, 孔晓娟.
蓝绿光星载海洋激光雷达全球探测深度估算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9, 48(1): 106006-0106006(6).
doi: 10.3788/IRLA201948.0106006
|
[6] |
左维康, 朱亚丹, 邱敏, 刘继桥, 陈卫标.
APD探测器的性能对激光雷达反演CO2浓度误差影响研究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8, 47(4): 406002-0406002(7).
doi: 10.3788/IRLA201847.0406002
|
[7] |
李帅, 徐抒岩, 刘栋斌, 张航.
高信噪比云与气溶胶探测仪成像系统设计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8, 47(11): 1111006-1111006(8).
doi: 10.3788/IRLA201847.1111006
|
[8] |
谭亚运, 张合, 张祥金, 查冰婷.
水下单光束扫描探测系统光路参数优化设计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6, 45(6): 612001-0612001(6).
doi: 10.3788/IRLA201645.0612001
|
[9] |
邓潘, 张天舒, 陈卫, 刘建国, 刘洋.
大气探测激光雷达噪声比例因子及信噪比的估算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6, 45(S1): 81-86.
doi: 10.3788/IRLA201645.S130003
|
[10] |
罗秀丽, 唐璟, 王岭雪, 蔡毅, 薛唯, 张小水, 王书潜.
热像仪探测泄漏气体的信噪比建模与测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6, 45(12): 1204003-1204003(8).
doi: 10.3788/IRLA201645.1204003
|
[11] |
何鑫, 龙兴武, 周健, 聂晓明.
空间滤波测速仪中差分滤波器结构的优化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5, 44(12): 3769-3774.
|
[12] |
代虎, 颜昌翔, 吴从均.
气溶胶偏振探测仪检偏器方位角优化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5, 44(4): 1243-1248.
|
[13] |
孙成明, 袁艳, 赵飞.
空间目标天基成像探测信噪比分析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5, 44(5): 1654-1659.
|
[14] |
刘可辉, 王晓蕊, 张卫国.
红外点目标成像信噪比建模分析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4, 43(7): 2143-2147.
|
[15] |
苏晓锋, 潘胜达, 龚学艺, 杨育周, 陈凡胜.
红外面阵探测器DTDI技术的性能分析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4, 43(4): 1025-1031.
|
[16] |
杨成华, 张勇, 赵远.
基于点阵照明的APD阵列外差激光雷达外差效率的提高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4, 43(10): 3269-3275.
|
[17] |
范哲, 张春熹, 牛燕雄, 孙绪印, 罗娜, 潘建业.
光电探测器非线性响应对相干激光多普勒测速仪的影响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4, 43(7): 2103-2107.
|
[18] |
张己化, 范如玉, 赵宁, 蔡雷, 白鑫.
强背景下光电系统空间目标探测能力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4, 43(1): 212-216.
|
[19] |
杜磊, 赵剡.
激波辐射对红外成像探测影响的抑制方法研究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3, 42(3): 562-568.
|
[20] |
张艳, 史晓丁, 陈涌, 赵彬, 周鼎富, 侯天晋.
基于外差探测的合成孔径激光雷达成像模拟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3, 42(8): 2027-2031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