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赵辉, 邝凯达, 吕典楷, 余孟洁, 安静, 张天骐.
空间光波前畸变校正中SPGD方法的自适应优化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22, 51(8): 20210697-1-20210697-8.
doi: 10.3788/IRLA20210697
|
[2] |
詹海潮, 王乐, 彭秦, 王文鼐, 赵生妹.
涡旋光束的自适应光学波前校正技术研究进展(特邀)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21, 50(9): 20210428-1-20210428-10.
doi: 10.3788/IRLA20210428
|
[3] |
高泽宇, 李新阳, 叶红卫.
流场测速中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光学畸变校正技术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20, 49(10): 20200267-1-20200267-10.
doi: 10.3788/IRLA20200267
|
[4] |
马阎星, 吴坚, 粟荣涛, 马鹏飞, 周朴, 许晓军, 赵伊君.
光学相控阵技术发展概述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20, 49(10): 20201042-1-20201042-14.
doi: 10.3788/IRLA20201042
|
[5] |
方舟, 徐项项, 李鑫, 刘金龙, 杨慧珍, 龚成龙.
自适应增益的SPGD算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20, 49(10): 20200274-1-20200274-7.
doi: 10.3788/IRLA20200274
|
[6] |
范文强, 王志臣, 陈宝刚, 陈涛, 安其昌.
自适应光学相干层析在视网膜高分辨成像中的应用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20, 49(10): 20200333-1-20200333-13.
doi: 10.3788/IRLA20200333
|
[7] |
贾启旺, 李新阳, 罗曦.
自适应光学系统运行失稳检测方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20, 49(10): 20200299-1-20200299-10.
doi: 10.3788/IRLA20200299
|
[8] |
罗瑞耀, 王红岩, 宁禹, 丁枫, 万国新, 许晓军.
基于阵列激光导星的自适应光学波前探测数值仿真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8, 47(11): 1111003-1111003(9).
doi: 10.3788/IRLA201847.1111003
|
[9] |
牛威, 郭世平, 史江林, 邹建华, 张荣之.
自适应光学成像事后处理LoG域匹配图像质量评价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8, 47(11): 1111005-1111005(9).
doi: 10.3788/IRLA201847.1111005
|
[10] |
高春清, 张世坤, 付时尧, 胡新奇.
涡旋光束的自适应光学波前校正技术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7, 46(2): 201001-0201001(6).
doi: 10.3788/IRLA201746.0201001
|
[11] |
许祖彦, 薄勇, 彭钦军, 张雨东, 魏凯, 薛随建, 冯麓.
激光钠导引星技术研究进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6, 45(1): 101001-0101001(13).
doi: 10.3788/IRLA201645.0101001
|
[12] |
刘超, 曹召良, 穆全全, 胡立发, 宣丽.
瑞利导星发射系统设计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6, 45(8): 818002-0818002(6).
doi: 10.3788/IRLA201645.0818002
|
[13] |
曹召良, 穆全全, 徐焕宇, 张佩光, 姚丽双, 宣丽.
开环液晶自适应光学系统:研究进展和结果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6, 45(4): 402002-0402002(8).
doi: 10.3788/IRLA201645.0402002
|
[14] |
吴伟彬, 戴一帆, 关朝亮, 范占斌, 钟曜宇.
横向压电效应变形镜优化设计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6, 45(8): 818003-0818003(7).
doi: 10.3788/IRLA201645.0818003
|
[15] |
张东阁, 傅雨田.
基于在线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变形镜建模与控制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6, 45(11): 1118007-1118007(7).
doi: 10.3788/IRLA201645.1118007
|
[16] |
毛珩, Tao Louis, 陈良怡.
自适应光学技术在深层动态荧光显微成像中的应用和发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6, 45(6): 602001-0602001(7).
doi: 10.3788/IRLA201645.0602001
|
[17] |
冯晓星, 张鹏飞, 乔春红, 张京会, 范承玉, 王英俭.
高能固体脉冲激光热晕效应相位补偿的数值分析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5, 44(5): 1408-1413.
|
[18] |
杨慧珍, 刘荣, 刘强.
基于变形镜本征模的模型式无波前探测自适应光学系统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5, 44(12): 3639-3644.
|
[19] |
熊准, 艾勇, 单欣, 陈晶, 陈二虎, 赵恒, 武云云.
空间光通信光纤耦合效率及补偿分析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3, 42(9): 2510-2514.
|
[20] |
韩立强, 王志斌.
自适应光学校正下空间光通信的光纤耦合效率及斯特列尔比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3, 42(1): 125-129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