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贺敬文, 董涛, 张岩.
太赫兹波前调制超表面器件研究进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20, 49(9): 20201033-1-20201033-11.
doi: 10.3788/IRLA20201033
|
[2] |
李雅尚, 赵国忠, 韦青云, 刘宇洋, 阚晨, 李帅.
太赫兹被动成像系统性能研究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20, 49(4): 0404005- 0404005-10.
doi: 10.3788/IRLA202049.0404005
|
[3] |
潘奕, 郑渚, 丁庆, 姚勇.
宽带太赫兹偶极子光电导接收天线研究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9, 48(1): 125002-0125002(6).
doi: 10.3788/IRLA201948.0125002
|
[4] |
吴俊政, 倪维平, 严卫东, 张晗.
圆周阵列太赫兹干涉成像中目标场景仿真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9, 48(1): 125004-0125004(8).
doi: 10.3788/IRLA201948.0125004
|
[5] |
夏祖学, 刘发林, 邓琥, 陈俊学, 刘泉澄.
频率可调太赫兹微结构光电导天线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8, 47(5): 520002-0520002(7).
doi: 10.3788/IRLA201847.0520002
|
[6] |
吴俊政, 严卫东, 倪维平, 张晗.
圆周阵列太赫兹干涉成像仿真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7, 46(8): 825002-0825002(8).
doi: 10.3788/IRLA201746.0825002
|
[7] |
高春清, 张世坤, 付时尧, 胡新奇.
涡旋光束的自适应光学波前校正技术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7, 46(2): 201001-0201001(6).
doi: 10.3788/IRLA201746.0201001
|
[8] |
张爽, 秦华, 杨开, 刘珍.
高斯光束整形非球面透镜的粒子群优化设计方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7, 46(12): 1206005-1206005(6).
doi: 10.3788/IRLA201746.1206005
|
[9] |
王启超, 汪家春, 赵大鹏, 林志丹, 苗雷.
太赫兹波对烟幕的透射能力研究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5, 44(12): 3696-3700.
|
[10] |
何晓阳, 张屹遐, 杨春, 陈琦.
太赫兹光子晶体光纤与天线设计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5, 44(2): 534-538.
|
[11] |
许文忠, 钟凯, 梅嘉林, 徐德刚, 王与烨, 姚建铨.
太赫兹波在沙尘中衰减特性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5, 44(2): 523-527.
|
[12] |
蒋彦雯, 邓彬, 王宏强, 吕治辉, 秦玉亮.
基于时域光谱系统的太赫兹圆柱RCS 测量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4, 43(7): 2223-2227.
|
[13] |
华厚强, 江月松, 苏林, 闻东海, 余荣, 武小芳.
自由空间复杂导体目标的太赫兹RCS高频分析方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4, 43(3): 687-693.
|
[14] |
王蓉蓉, 吴振森, 张艳艳, 王明军.
太赫兹波段信号在雾中的传输特性研究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4, 43(8): 2662-2667.
|
[15] |
刘晓旻, 李苏贵, 弓巧侠, 鲁旭, 马省, 梁二军, 李新建.
多孔硅薄膜对p 型单晶硅太赫兹波段透射特性的影响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3, 42(5): 1236-1240.
|
[16] |
姜可, 谢冀江, 张来明, 骆聪.
CO2激光差频GaSe晶体产生太赫兹波的数值计算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3, 42(5): 1223-1227.
|
[17] |
郭澜涛, 牧凯军, 邓朝, 张振伟, 张存林.
太赫兹波谱与成像技术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3, 42(1): 51-56.
|
[18] |
鞠智鹏, 李德华, 周薇, 马建军, 李乾坤, 屈操.
相位阶跃变化型太赫兹波带片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3, 42(6): 1519-1522.
|
[19] |
李运达, 李琦, 刘正君, 王骐.
太赫兹计算机辅助层析图像重构算法仿真研究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3, 42(5): 1228-1235.
|
[20] |
林栩凌, 周峰, 张建兵, 戴志敏.
采用飞秒装置的高功率宽带太赫兹源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2, 41(1): 116-118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