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平少栋, 傅云霞, 张丰, 任瑜, 孔明.
镜面反射式激光跟踪干涉测长的测量方法研究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21, 50(12): 20210624-1-20210624-7.
doi: 10.3788/IRLA20210624
|
[2] |
崔洲涓, 安军社, 崔天舒.
融合通道互联空间注意力的Siamese网络跟踪算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21, 50(3): 20200148-1-20200148-13.
doi: 10.3788/IRLA20200148
|
[3] |
陈法领, 丁庆海, 罗海波, 惠斌, 常铮, 刘云鹏.
采用时空上下文的抗遮挡实时目标跟踪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21, 50(1): 20200105-1-20200105-11.
doi: 10.3788/IRLA20200105
|
[4] |
王毅, 何明元, 葛晶晶, 项杰.
基于正交匹配追踪的云检测算法研究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9, 48(12): 1203003-1203003(6).
doi: 10.3788/IRLA201948.1203003
|
[5] |
卢瑞涛, 任世杰, 申璐榕, 杨小冈.
基于稀疏表示多子模板的鲁棒目标跟踪算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9, 48(3): 326003-0326003(8).
doi: 10.3788/IRLA201948.0326003
|
[6] |
苏本跃, 郑丹丹, 汤庆丰, 盛敏.
单传感器数据驱动的人体日常短时行为识别方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9, 48(2): 226003-0226003(9).
doi: 10.3788/IRLA201948.0226003
|
[7] |
王鹏, 娄淑琴, 梁生, 张颜.
选择性平均的φ-OTDR分布式光纤扰动传感系统阈值算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6, 45(3): 322003-0322003(6).
doi: 10.3788/IRLA201645.0322003
|
[8] |
王晓飞, 王霄衣, 史翔宇, 阎秋静, 陈向南.
基于空间上下文单类分类器的目标检测算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5, 44(S1): 236-240.
|
[9] |
李志军, 刘松林, 牛照东, 陈曾平.
基于梯度相位和显著性约束的Hausdorff 距离模板匹配方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5, 44(2): 775-780.
|
[10] |
何帆, 白剑, 侯西云.
基于模板匹配的莫尔条纹倾角计算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5, 44(9): 2825-2830.
|
[11] |
杨晟, 李学军, 朱诗兵, 刘涛.
抗仿射形变异构金字塔复合描述点特征匹配算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4, 43(7): 2387-2392.
|
[12] |
谢易辰, 陈健, 闫镔, 童莉, 曾磊, 崔明明.
三维特征点距离特征集合求交匹配算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4, 43(8): 2728-2732.
|
[13] |
曹晓倩, 马彩文.
基于最优斜面参数估计的局部立体匹配算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4, 43(3): 973-978.
|
[14] |
李建国, 崔祜涛, 田阳.
基于特征匹配的着陆导航敏感器相对校准算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4, 43(1): 267-273.
|
[15] |
祁敏, 曹剑中, 周祚峰, 高博, 郭惠楠, 杨磊.
基于Tao 立体匹配框架的全局优化算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4, 43(9): 3122-3127.
|
[16] |
郭敬明, 何昕, 杨杰, 魏仲慧, 龚俊亮.
模板自适应的Mean Shift红外目标跟踪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4, 43(4): 1087-1093.
|
[17] |
杨新锋, 滕书华, 夏东.
基于空间变换迭代的SIFT特征图像匹配算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3, 42(12): 3496-3501.
|
[18] |
汤进, 丁转莲, 张兴义, 罗斌.
基于膜计算模型的点集匹配算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3, 42(5): 1388-1394.
|
[19] |
汪鲁才, 易锡年, 陈小天, 刘鑫.
自适应连续多级分区与初始阈值估计的快速模板匹配方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3, 42(4): 1106-1111.
|
[20] |
吴晓.
LED芯片粗精定位系统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3, 42(9): 2478-2484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