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秦子长, 任成明, 戚允升, 王泽斌, 王琪, 孟庆宇.
小型高分辨率空间相机光学系统低误差敏感度设计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22, 51(10): 20220365-1-20220365-9.
doi: 10.3788/IRLA20220365
|
[2] |
孙欣, 武永见, 汤天瑾, 胡永力, 刘涌, 姜彦辉, 王海超.
空间相机系统自准直传函测试方法及应用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22, 51(5): 20210610-1-20210610-7.
doi: 10.3788/IRLA20210610
|
[3] |
张俊, 张洪健, 孙大开, 王立, 武延鹏, 李春艳, 钟红军, 卢欣.
高灵敏度空间目标自主探测技术研究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20, 49(5): 20201008-20201008-7.
doi: 10.3788/IRLA20201008
|
[4] |
于鲲, 郭彪, 丛明煜.
空间目标临边探测背景红外成像建模与图像仿真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9, 48(9): 904005-0904005(10).
doi: 10.3788/IRLA201948.0904005
|
[5] |
于欢欢, 沈鸣, 高鹏骐, 孙明国, 郭效忠, 赵有.
APOSOS光电望远镜空间目标观测精度分析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7, 46(1): 117002-0117002(7).
doi: 10.3788/IRLA201746.0117002
|
[6] |
王建军, 黄晨, 李舰艇.
空间目标红外辐射测量系统标定技术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6, 45(4): 404002-0404002(5).
doi: 10.3788/IRLA201645.0404002
|
[7] |
江帆, 吴清文, 王忠素, 刘金国, 鲍赫.
空间相机遮光罩的低功耗热设计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6, 45(9): 918002-0918002(6).
doi: 10.3788/IRLA201645.0918002
|
[8] |
郑耀辉, 阮萍, 曹尚.
空间薄膜衍射望远镜展开结构设计与分析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6, 45(1): 118004-0118004(5).
doi: 10.3788/IRLA201645.0118004
|
[9] |
汪洪源, 陈赟.
天基空间目标红外动态辐射特性建模与仿真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6, 45(5): 504002-0504002(6).
doi: 10.3788/IRLA201645.0504002
|
[10] |
袁健, 沙巍, 陈长征, 张星祥, 任建岳.
空间相机桁架式支撑结构的集成优化设计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5, 44(12): 3661-3666.
|
[11] |
孙成明, 袁艳, 赵飞.
空间目标天基成像探测信噪比分析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5, 44(5): 1654-1659.
|
[12] |
谷松, 徐振.
新型空间相机偏流角调整方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4, 43(S1): 209-213.
|
[13] |
刘夫成, 刘朝晖, 刘文, 梁冬生, 袁辉.
基于STK/matlab 的空间目标序列星图仿真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4, 43(9): 3157-3161.
|
[14] |
李宪圣, 万志, 刘则洵, 李葆勇, 刘洪兴, 孙景旭, 任建伟.
大视场空间相机CCD 性能测试及筛选方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4, 43(7): 2245-2250.
|
[15] |
孙阳, 薛栋林, 郑立功, 张学军.
基于速度矢量模型的圆轨道空间相机偏流角实时补偿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4, 43(7): 2185-2191.
|
[16] |
康文运, 宋小全, 韦震.
白天空间目标激光测距微弱信号探测方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4, 43(9): 3026-3029.
|
[17] |
张己化, 范如玉, 赵宁, 蔡雷, 白鑫.
强背景下光电系统空间目标探测能力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4, 43(1): 212-216.
|
[18] |
李伟雄, 闫得杰, 王栋.
高分辨率空间相机俯仰成像的像移补偿方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3, 42(9): 2442-2448.
|
[19] |
韩意, 孙华燕.
空间目标光学散射特性研究进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3, 42(3): 758-766.
|
[20] |
李雅男, 孙晓兵, 毛永娜, 乔延利, 洪津.
空间目标光谱偏振特性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2, 41(1): 205-210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