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王超, 董怡泽, 王卉婷, 高冀, 田志新, 高建威, 江宁.
混沌空间光通信研究进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23, 52(1): 20220296-1-20220296-10.
doi: 10.3788/IRLA20220296
|
[2] |
傅万旺, 郭优, 张越行, 陈纪笋, 姜义君, 李密.
大气信道下窄线宽激光器对相干通信系统性能影响研究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23, 52(1): 20220219-1-20220219-10.
doi: 10.3788/IRLA20220219
|
[3] |
庄子波, 邱岳恒, 林家泉, 宋德龙.
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激光雷达湍流预警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22, 51(4): 20210320-1-20210320-10.
doi: 10.3788/IRLA20210320
|
[4] |
蔺淑琴, 张继前, 朱新蕾, 王飞, 蔡阳健, 余佳益.
非均匀关联光束在湍流中的单模光纤耦合效率(特邀)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20, 49(12): 20201049-1-20201049-7.
doi: 10.3788/IRLA20201049
|
[5] |
刘中辉, 陈纯毅, 姚海峰, 潘石, 向磊, 娄岩, 倪小龙.
基于大气湍流传输激光散斑的真随机数提取研究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9, 48(12): 1205005-1205005(8).
doi: 10.3788/IRLA201948.1205005
|
[6] |
赵刚, 邓万涛, 夏惠军.
大气湍流对高能激光系统瞄准精度的影响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9, 48(S2): 81-89.
doi: 10.3788/IRLA201948.S209001
|
[7] |
徐晨露, 郝士琦, 张岱, 赵青松, 宛雄丰.
综合斜程传输和光束扩展影响下的大气湍流相位屏组设计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9, 48(4): 404003-0404003(8).
doi: 10.3788/IRLA201948.0404003
|
[8] |
廖慧兮, 徐宝碧, 黄晓峰, 韩宇.
受光束漂移影响的深空上行激光通信链路信道容量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7, 46(10): 1022001-1022001(8).
doi: 10.3788/IRLA201785.1022001
|
[9] |
李盾, 宁禹, 吴武明, 孙全, 杜少军.
旋转相位屏的动态大气湍流数值模拟和验证方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7, 46(12): 1211003-1211003(7).
doi: 10.3788/IRLA201746.1211003
|
[10] |
周颖捷, 周安然, 孙东松, 强希文, 封双连.
差分像移大气湍流廓线激光雷达的研制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6, 45(11): 1130001-1130001(5).
doi: 10.3788/IRLA201645.1130001
|
[11] |
李菲, 路后兵.
弱湍流条件下大气光通信的阈值优化方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6, 45(12): 1211004-1211004(6).
doi: 10.3788/IRLA201645.1211004
|
[12] |
陈牧, 柯熙政.
大气湍流对激光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6, 45(8): 822009-0822009(7).
doi: 10.3788/IRLA201645.0822009
|
[13] |
李一芒, 高世杰, 盛磊.
近海激光通信分集技术对大气湍流扰动抑制的实验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6, 45(3): 322001-0322001(7).
doi: 10.3788/IRLA201645.0322001
|
[14] |
李玉杰, 朱文越, 饶瑞中.
非Kolmogorov大气湍流随机相位屏模拟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6, 45(12): 1211001-1211001(8).
doi: 10.3788/IRLA201645.1211001
|
[15] |
向劲松, 张明杰.
一种空间激光通信中模拟湍流效应的新方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5, 44(9): 2721-2725.
|
[16] |
瞿勇, 张新宇, 桑红石, 谢长生, 季安, 张天序.
红外衍射微光学元件的湍流波前模拟和再现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4, 43(5): 1522-1528.
|
[17] |
邓莉君, 柯熙政, 谌娟.
大气激光通信系统中频域解卷积抑制乘性噪声的研究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4, 43(11): 3676-3682.
|
[18] |
孙刚, 翁宁泉, 张彩云, 高慧, 吴毅.
基于NOAA模式的典型地区大气湍流高度分布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4, 43(2): 388-393.
|
[19] |
韩立强, 王志斌.
自适应光学校正下空间光通信的光纤耦合效率及斯特列尔比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3, 42(1): 125-129.
|
[20] |
熊准, 艾勇, 单欣, 陈晶, 陈二虎, 赵恒, 武云云.
空间光通信光纤耦合效率及补偿分析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3, 42(9): 2510-2514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