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阮航, 张强, 杨雨昂, 徐灿.
非均匀转动空间目标天基逆合成孔径激光雷达成像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23, 52(2): 20220406-1-20220406-9.
doi: 10.3788/IRLA20220406
|
[2] |
张俊, 张洪健, 孙大开, 王立, 武延鹏, 李春艳, 钟红军, 卢欣.
高灵敏度空间目标自主探测技术研究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20, 49(5): 20201008-20201008-7.
doi: 10.3788/IRLA20201008
|
[3] |
胡朝斌, 金星, 常浩.
空间翻滚目标激光消旋概念及天基应用分析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20, 49(8): 20200203-1-20200203-9.
doi: 10.3788/IRLA20200203
|
[4] |
张智, 孙权森, 林栩凌, 韩明亮.
基于临近时空帧间信息的空间目标图像增强方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9, 48(S1): 193-197.
doi: 10.3788/IRLA201948.S128004
|
[5] |
陈博, 穆磊, 张彪, 许传龙.
地形条件对空间目标细致光谱辐射特性的影响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9, 48(12): 1213003-1213003(8).
doi: 10.3788/IRLA201948.1213003
|
[6] |
于鲲, 郭彪, 丛明煜.
空间目标临边探测背景红外成像建模与图像仿真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9, 48(9): 904005-0904005(10).
doi: 10.3788/IRLA201948.0904005
|
[7] |
李文豪, 刘朝晖, 穆 猷, 梁冬生, 杨蕊.
基于辐射散热的空间目标红外特性建模与研究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7, 46(6): 604003-0604003(7).
doi: 10.3788/IRLA201746.0604003
|
[8] |
于欢欢, 沈鸣, 高鹏骐, 孙明国, 郭效忠, 赵有.
APOSOS光电望远镜空间目标观测精度分析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7, 46(1): 117002-0117002(7).
doi: 10.3788/IRLA201746.0117002
|
[9] |
王建军, 黄晨, 李舰艇.
空间目标红外辐射测量系统标定技术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6, 45(4): 404002-0404002(5).
doi: 10.3788/IRLA201645.0404002
|
[10] |
李道京, 杜剑波, 马萌, 胡烜, 乔明.
天基合成孔径激光雷达系统分析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6, 45(11): 1130002-1130002(8).
doi: 10.3788/IRLA201645.1130002
|
[11] |
汪洪源, 陈赟.
天基空间目标红外动态辐射特性建模与仿真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6, 45(5): 504002-0504002(6).
doi: 10.3788/IRLA201645.0504002
|
[12] |
孙成明, 袁艳, 赵飞.
空间目标天基成像探测信噪比分析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5, 44(5): 1654-1659.
|
[13] |
王盈, 黄建明, 魏祥泉.
空间目标在轨红外成像仿真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5, 44(9): 2593-2597.
|
[14] |
韩艳丽, 刘峰.
基于三角形匹配的空间小目标检测算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4, 43(9): 3134-3140.
|
[15] |
张己化, 范如玉, 赵宁, 蔡雷, 白鑫.
强背景下光电系统空间目标探测能力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4, 43(1): 212-216.
|
[16] |
康文运, 宋小全, 韦震.
白天空间目标激光测距微弱信号探测方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4, 43(9): 3026-3029.
|
[17] |
刘夫成, 刘朝晖, 刘文, 梁冬生, 袁辉.
基于STK/matlab 的空间目标序列星图仿真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4, 43(9): 3157-3161.
|
[18] |
韩意, 孙华燕.
空间目标光学散射特性研究进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3, 42(3): 758-766.
|
[19] |
孟庆宇, 张伟, 龙夫年.
天基空间目标可见光相机探测能力分析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2, 41(8): 2079-2084.
|
[20] |
李雅男, 孙晓兵, 毛永娜, 乔延利, 洪津.
空间目标光谱偏振特性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2, 41(1): 205-210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