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雷鹏, 胡金春, 朱煜, 杜胜武.
傅氏级数和多项式结合的图像灰度建模及位移测量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22, 51(3): 20210123-1-20210123-8.
doi: 10.3788/IRLA20210123
|
[2] |
郭广明.
基于流动控制的超声速混合层气动光学效应校正方法研究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9, 48(8): 809001-0809001(8).
doi: 10.3788/IRLA201948.0809001
|
[3] |
丁浩林, 易仕和, 吴宇阳, 张锋, 何霖.
基于BOS技术的气动光学流场传输效应成像偏移校正方法研究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8, 47(4): 418003-0418003(8).
doi: 10.3788/IRLA201847.0418003
|
[4] |
刘显著, 王超, 江伦, 刘壮, 杨进华, 姜会林.
二维多项式位相光瞳滤波实现超分辨望远成像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8, 47(4): 418007-0418007(6).
doi: 10.3788/IRLA201847.0418007
|
[5] |
汪立新, 朱战辉, 李瑞.
动态Allan方差改进算法及其在FOG启动信号分析中的应用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6, 45(7): 726004-0726004(8).
doi: 10.3788/IRLA201645.0726004
|
[6] |
闫伟, 陈志华, 杜太焦, 关奇.
基于相关波前探测算法校正热晕的数值模拟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6, 45(10): 1032001-1032001(5).
doi: 10.3788/IRLA201645.1032001
|
[7] |
何其锐, 李立萍.
减小声光频谱仪频率测量方差算法研究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5, 44(5): 1564-1568.
|
[8] |
崔平, 倪林.
分布式压缩感知联合重构算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5, 44(12): 3825-3830.
|
[9] |
乔永明, 马彩文, 靳虎敏, 郝伟, 吕涛.
伞状多层分布式结构光学跟踪平台研究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5, 44(12): 3673-3677.
|
[10] |
杨新锋, 刘远超, 粘永健, 滕书华.
超光谱图像的分布式压缩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5, 44(6): 1950-1955.
|
[11] |
冯晓星, 张鹏飞, 乔春红, 张京会, 范承玉, 王英俭.
高能固体脉冲激光热晕效应相位补偿的数值分析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5, 44(5): 1408-1413.
|
[12] |
高绍姝, 金伟其, 王延江, 张晓东.
灰度融合图像目标与背景感知对比度客观评价模型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5, 44(5): 1660-1665.
|
[13] |
孙文卿, 陈磊, 李金鹏, 乌兰图雅, 何勇.
非圆孔径离散采样点正交多项式波前拟合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5, 44(3): 1068-1072.
|
[14] |
李召龙, 沈同圣, 史浩然, 娄树理.
基于场景的红外光学系统渐晕效应校正方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5, 44(S1): 8-12.
|
[15] |
张春熹, 王璐, 高爽, 李慧鹏, 林铁, 李先慕, 王涛.
基于动态Allan 方差的光纤陀螺随机误差分析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4, 43(9): 3081-3088.
|
[16] |
蔺辉, 刘立力, 田新锋, 郝芸.
强激光近场分布测量中科学级CCD 的非均匀性校正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4, 43(7): 2108-2111.
|
[17] |
李亚鹏, 何斌, 付天骄.
行间转移型面阵CCD成像系统设计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4, 43(8): 2602-2606.
|
[18] |
王鲁平, 张路平, 韩建涛.
采用灰度加权核函数的动态背景运动目标检测算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3, 42(12): 3453-3457.
|
[19] |
陶明慧, 张宇, 张星祥, 任建岳, 李亚鹏.
基于退化模型的图像渐晕处理技术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3, 42(8): 2262-2268.
|
[20] |
王奇涛, 佟首峰, 徐友会.
采用Zernike多项式对大气湍流相位屏的仿真和验证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3, 42(7): 1907-1911.
|